作者 | 周智宇
编辑 | 张晓玲
“35岁,在别人看来,好像是个坎。”
当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用他那标志性的保定口音,在《年方35》的短片中说出这句话时,他触动的,是整个时代最敏感的神经。这位素有“保定车神”之称的车企掌舵者的一番话,不仅是对当代职场人“35岁危机”的精准白描,更像是一场关于长城汽车自身的深刻自白。
2025年,成立35周年的长城汽车正处在一个复杂的十字路口。这家中国头部的民营车企,既要应对国内市场白热化的存量竞争,也要在新能源与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找准航向。在此背景下,其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快报,提供了一个观察其战略韧性与未来走向的关键剖面。
数据显示,长城汽车在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了显著的业绩回暖。其营业收入达523.48亿元,创造历史最佳的第二季度营收表现;净利润45.86亿元,同比增长19.46%,环比增长161.91%,创下公司单季度净利新高。
这一系列数据标志着一次成功的季度性扭转。市场尤为关注的是,在行业普遍面临利润压力的当下,长城汽车的盈利能力是如何修复的?
具体来看,产品结构的价值上移是利润回升的核心前提。营收和利润的增长,直接源于其产品组合的战略性优化,这在财务上直接体现为平均售价(ASP)和毛利率的显著改善。
长城旗下的六大品牌,如同一支配合默契的集团军,各自在精准的细分市场中发力。作为基盘的哈弗品牌,在稳固SUV基本盘的同时,通过二代枭龙MAX、猛龙燃油版等车型,覆盖了家庭出行与户外探索两大高价值场景。魏牌则更加坚定地聚焦高端智能新能源赛道,全新MPV高山系列全系标配高阶智能驾驶辅助技术和Hi4性能版,直接对标高端市场,以技术溢价换取利润空间。
利润贡献最为突出的,无疑是坦克品牌。它不仅在国内高端越野车市场持续领跑,更成为一个现象级的存在,全球累计销量已突破70万辆大关,是中国唯一达成此成就的越野品牌。坦克的热销,本质上是长城汽车创造并主导了一个高利润细分市场,这是其盈利能力大幅修复的“压舱石”。与此同时,连续27年销量第一、国内市占率近50%的长城皮卡,也通过山海炮Hi4-T等高端化、新能源化车型,将这一传统优势领域的价值天花板不断抬高。
这种多品牌、高价值的协同进攻,避免了单一品牌内耗,实现了对不同消费圈层的精准覆盖和价值收割,是其净利润在行业“价格战”血海中逆势大涨的根本原因。
长城精心构建的“森林生态”体系,则是其手里拿着的盾,也是利润的放大器。
这套涵盖了从三电系统、智能驾驶到核心零部件的垂直整合模式,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,正显示出强大的战略价值。一方面,它构筑了一道坚实的成本防线。旗下的蜂巢能源、蜂巢汽车等公司,保证了核心部件的稳定供应与成本优势,让长城在供应链博弈中掌握了更多主动权。另一方面,这个“森林”正在向外输出能量。蜂巢汽车、精诚工科、诺博汽车三家子公司已跻身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榜,具备了为德国宝马等外部客户供货的能力,从过去的成本中心,一跃成为集团新的利润增长点。
这套“攻守兼备”的体系在国内市场筑起高墙的同时,也为长城汽车的全球化征程提供了充足的底气。
在国内市场卷成红海之际,广阔的海外市场正从长城的“第二增长曲线”,加速成长为其发展的核心引擎。第二季度,其海外销量高达10.68万辆,在总销量中占比已超过三分之一。
长城汽车的全球化早已不是简单的整车出口,而是将研发、生产、供应链、服务整体输出的“生态出海”模式。在泰国、巴西等地建立的全工艺整车生产基地,使其能够将坦克、山海炮等高价值车型成功复制到全球市场,在海外开辟出一片广阔且利润更丰厚的新战场。
从财务角度看,这种深度本土化的全球布局带来了多重利好。一是有效的风险对冲和销量增长,使其不再过度依赖单一市场。二是更高的利润空间。
国海证券等机构也在研报中表示对长城汽车接下来表现的看好。国海证券称,长城汽车海外竞争优势稳固,盈利确定性较高。展望下半年,预计公司搭载coffee pilot智驾方案的新车有望加速上车,带动需求的提升。
坦率地说,长城汽车的二季报远不是一个季度的成败,而是对其产业模式的检验。
在当前汽车行业,面对技术快速迭代和市场的不确定性,企业战略出现了明显的分化。一种是主流的水平分工与平台化联盟,车企作为“主集成商”,与Tier-1供应商深度绑定,通过模块化采购和合作研发,实现轻资产运营和快速的产品迭代。
长城汽车“森林生态”体系的本质,就是力图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等核心领域,实现从底层技术到上层应用的全链路自主可控。这是一条典型的重资产路径,它需要持续的巨额资本投入,考验着企业的战略定力和运营效率,也带来了更高的沉没成本风险。
然而,这条路的潜在回报同样巨大。一旦成功,企业将拥有无与伦比的成本控制能力、更快的内部协同与技术迭代速度,以及打造高度差异化、深度融合软硬件产品的能力。
未来的汽车产业竞争,将不仅仅是产品层面的较量,更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产业组织模式和商业哲学的深度博弈。
长城汽车的这场豪赌,不仅将决定自身的未来命运,也将在更宏大的层面上,探索一个传统制造巨头能否在新的时代,通过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王国,实现跃迁。这场“年方35”的深蹲起跳之后,真正的考验,才刚刚开始。
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,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、财务状况或需要。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。据此投资,责任自负。配配查-股票配资常识-正规炒股配资网站-十大炒股软件最新排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